当前位置: 国联资源网 > 资讯 > 节能环保百科技术新闻 > “FG-12”生物法处理污水新工艺技术特点

“FG-12”生物法处理污水新工艺技术特点

来源:污水处理与利用网   时间:2014-03-18   阅读量:289

  “FG-12”为高活性、高浓度的微生物菌剂。每克菌剂中含有10-60亿个微生物,常温常压常湿条件下,可保存6年。当使用时,将微生物菌群制剂投人水中被“激活”,再投人到被治理的水体中。      

  它依靠一种特殊技术生存在生化反应池内,使生化反应池中始终存有大量而丰富的高活性微生物菌群,保证其处理速率和效率,并能随时根据水体中污染物总量变化及时调节微生物投加量,具有很好的适应冲击负荷的能力,保证运行效果高效稳定性,处理后尾水达标排放。     

  “FG-12”为高组合的微生物菌剂。它是针对不同的污水污染因子的种类和浓度,从1200多种微生物中,研制出不同的微生物菌群高组合的菌剂,每种菌剂中含有几种至几百种微生物,并能随时根据水体中污染物种类变化及时调节微生物种类,保证对可降解和难降解的有机物的深度降解。该技术对于受污染的河流湖泊、城市生活污水、工业有机废水、垃圾渗沥液等各种有机污水水体环境都有广泛的适用性。     

  “FG-12”菌剂贮藏时,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,一旦将其投人水中,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“激活”。污水处理系统启动快捷,培养驯化周期短,可以与生产设施同步启动、同步运行。即使在受到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冲击之后,也可以迅速恢复生产运行。        

  “FG-12”菌剂的微生物在。-17℃的低温条件下,其活性基本不变,对污水的处理效果与常温条件下基本一致。在我国北方冬季低温的环境中,可以保持稳定的运行效果    

  “FG-12”菌剂的微生物在混合液中呈高浓度游离态分布,不产生菌胶团,从而有效地取代了活性污泥法中的活性污泥,达到或优于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效果,并且无污泥回流。微生物内源呼吸比较彻底,剩余污泥产生量少。污泥一般在运行1个月左右处理1次,可减少传统污泥处置系统设备投资,并降低污泥处置运行成本。      

  “WT-21”专用助剂,具有高效地使水体溶氧、充氧、增氧、释氧功能,能保证微生物进行氧化分解所需的溶解氧浓度的要求,而且动力消耗小,操作管理方便,对水体环境可变因素具有极好的适应性。     

  “WT-21”专用助剂,可以对污水中主要重金属离子进行有效去除,保证微生物活性不受有害影响。“WT-21”生物法的生化池采用简单的助流循环装置和射流曝气系统,与活性污泥法的强制曝气方式(鼓风曝气、转刷曝气、倒伞型曝气、潜水曝气、纯氧曝气等)相比,可以节省曝气系统较大的设备投资,节省电耗能耗,因而运行费用显著降低。     

  “WT-21”生物法的各种生化作用可以集中在1个反应池中进行。其工艺流程短、工程构筑物简单,控制程序和操作管理都大大地简化,因而运行稳定可靠、效率提高、成本降低。      

  “WT-21”生物法污水处理技术在整个应用过程中,不掺人任何有毒化学品,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、水以及少量的硅、钙等细胞壁,对人体和动植物安全无害,因而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。      

  “WT-21”生物法污水处理技术,对于NH3-N和TP均有较好的处理效果。处理后的尾水,水质清澈、透明、无臭、无味,其主要污染物指标均达到或优于GB8978-96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》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或GB18918-2002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》的一级B排放标准的要求。      

  “WT-FG”生物法污水处理技术处理后的尾水,可以达到或基本达到农田灌溉、市区景观河道、工业冷却用水、地表水V类等的水质要求;经过进一步深度处理,可以达到或基本达到W类地表水或景观娱乐用水等的水质要求。开辟了一条水资源重复利用的新途径。        

  “WT-FG”生物法污水处理技术占地少、设备少、投资省、运行费用省,操作简便、维护简单、管理简化、运行效率提高,稳定性、适应性、适用性均加强,可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。“WT-FG”生物法污水治理技术是一项先进、可靠、经济、实用的新型高科技生物工程应用技术。它是污水治理工程的一次新的技术革命。

微信扫一扫,分享朋友圈

关键字: FG-12 , 污水处理

免责声明: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,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,欢迎转载,注明出处本网。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,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,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。
本文标题:“FG-12”生物法处理污水新工艺技术特点
本文地址 https://zixun.ibicn.com/news/d1045425.html
投稿电话:400-0087-010 转 0
投稿邮箱press@ibicn.com
责任编辑:马海育

发表评论

发表

公众号

小程序

在线客服